山東埃爾派 | 點擊量:0次 | 2020-12-25
我國高性能合成橡膠材料的戰略目標與發展任務

(一)戰略目標
1.材料高端化
重點發展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釹系順丁橡膠、星型鹵化丁基橡膠。其應用領域為高性能輪胎胎面、胎側和氣密層,占合成橡膠總消耗量的60%。發展極性化SBS、SIS,氫化SEBS、SEPS熱塑性彈性體、長鏈支化乙丙橡膠、官能化高抗沖丁苯樹脂等,主要應用于密封防水、膠黏劑、電線電纜等,占合成橡膠總消耗量的21%。發展特種氫化丁腈橡膠、熱塑性硫化橡膠、高性能硅橡膠、氟醚橡膠等產品。其主要應用于海洋橡膠制品、止水帶、軌道交通(減震、密封)橡膠制品以及航空航天、特種作業等領域。力爭到2025年,建立較為完善的高性能硅橡膠功能填料評價體系和產品應用評價體系;實現氟醚用特種單體產業化,制備出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全氟醚橡膠和不需二段硫化的氟橡膠。
2.過程綠色化
過程綠色化發展主要的努力方向是改進現有生產工藝,實現節能降耗,包括新型反應器開發、合成橡膠干燥工藝節能技術、合成橡膠生產質量控制技術等;開發綠色生產和環保技術,包括低排放生產工藝、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處理和污水減排技術、低能耗生產技術,乳液聚合提濃技術、環保型助劑替代技術;探索基于生物材料合成雙烯烴技術。
3.生產智能化
基于人工智能網絡技術,整合數據資源,實現彈性體材料分子設計、合成工藝和加工應用研究的高速有效性。
我國工業進入4.0時代,將數字化、智能化、模塊化、網絡化等新型理論與工具引入到合成橡膠材料技術開發中,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有數據庫,通過電腦模型模擬出產品結構、性能與可能應用的領域,使產品的基礎研究、生產技術開發、產品應用研究具有一套完整的模擬評價體系,客戶可以根據需求隨時定制高端產品,能快速設計、開發、生產,進入市場,在技術開發與產品應用開發中引領國際市場,高端化產品達到70%以上。
整合先進的制造技術、裝備技術、自控技術、環保技術,實現合成橡膠生產過程智能化、綠色低碳。使產品的基礎研究、生產技術開發、產品應用研究形成高效的鏈條,實現客戶–研發–生產–銷售智能化高效定制系統。
(二)重點發展任務
1.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
加快開發具有低油耗、高安全、低噪音和舒適性的高性能節能胎面膠。著重開發高端牌號SSBR,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官能化SSBR生產技術,構建我國高性能SSBR新產品、新方法的知識產權保護網絡,在技術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氫化丁腈橡膠
國外HNBR產品主要集中在腈含量在22%~45%的HNBR常規牌號上。我國正處在完成HNBR工業化的進程當中,目標牌號也主要是常規HNBR產品。由于國外公司禁售某些特種牌號產品。因此,開發特種牌號HNBR橡膠將成為發展重點,包括寬溫域HNBR、耐低溫耐油的HNBR以及開發新型特種HNBR產品等。
3.丁基/鹵化丁基橡膠
加大基礎研究,優化分子結構設計,開發出特異性能的支化丁基橡膠、新型鹵化丁基橡膠產品。同時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核心設備的設計與制造技術。實現國內現有裝置與生產技術的提升,形成穩定的規模化生產,加強產品加工應用技術開發與市場推廣力度,到2035年實現從基礎研究、工業技術、加工技術到高性能產品在尖端領域示范應用的全方位技術突破,生產技術和產品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4.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及其氫化產品
通過向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中引入高玻璃化轉變溫度的單體,在聚合物主鏈上引入極性丙烯酸酯支鏈等手段,設計并合成具有新穎結構的聚合物,提高材料的耐溫、耐磨和彈性,改善現有不充氣輪胎的舒適感、耐磨性和耐溫性能。
實現磺化改性SBS、環氧化SBS、高極性SBS等功能化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的商品化,并成功應用于油田、醫療等特殊領域。加大合成新方法研究,特別是基于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RAFT)聚合在合成非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SBC)類新型嵌段結構熱塑性彈性體方面的最新進展。建立新型熱塑性彈性體技術開發平臺和性能評價體系,為新型功能性熱塑性彈性體的大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5.異戊橡膠
我國的順式異戊橡膠裝置都采用稀土催化劑,產品性能優于傳統Ti系催化異戊橡膠。但新技術在生產工藝技術方面還處在成長期,在催化劑體系、制備方法、反應設備、聚合工藝等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6.熱塑性硫化橡膠
為了適應橡塑共混型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的快速發展,一方面要強化EPDM/PP、IIR/PP等傳統TPV材料的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另一方面,隨著動態硫化技術和相關機理的不斷發展成熟,基于不同組分的、可滿足不同性能要求的高性能特種TPV材料不斷涌現,未來應重點開發高氣體阻隔性異丁烯–對甲基苯乙烯共聚橡膠/尼龍TPV、耐高溫耐化學介質的丙烯酸酯橡膠基TPV和氟橡膠基TPV、具有高體感相容性的硅橡膠基TPV以及綠色環保可降解的生物基TPV等。
7.特種硅橡膠
苯(醚)撐硅橡膠、含特種元素(如硼、氮等)的硅橡膠等耐高溫硅橡膠品種的開發關鍵在于特種耐高溫有機硅單體的規模化制備。這些單體包括含耐高溫基元的二硅醇,如亞苯基二硅醇、二苯醚二硅醇、碳硼烷二硅醇等,也包括專用活性聚合單體,如雙脲基硅烷等。應力爭在耐高溫有機硅單體的制備、特種催化劑制備、聚合反應控制等方面盡快取得突破。
8.特種氟橡膠
汽車工業是氟橡膠的主要消費領域,用量約占氟橡膠總消費量的40%,石油化工占25%,航天、航空及其他行業占35%。隨著各行業在節能、環保等方面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橡膠材料已不能滿足新的使用要求,為氟橡膠代替其他橡膠制品提供了機遇。相對國外氟橡膠,我國的氟橡膠主要在特種聚合單體方面存在不足、生產裝置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較為落后,特種聚合單體的合成技術和提升裝置的自動化、智能化是下一步氟橡膠產品實現突破的關鍵。
上一篇: 我國高性能合成橡膠材料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下一篇: 驅動光子學革命的晶體——鈮酸鋰